“寶坻區主動對接北京市通州區、河北省唐山市,聯合打造‘京東黃金走廊’,重點從規劃對接、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、生態保護、文化旅游、人才交流、營商環境等7個方面深化交流合作,促進區域產業協同。今年以來,寶坻區引進北京方向實體項目的投資額約占全區投資額的40%。”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日前召開發布會,寶坻區委副書記、區長郭康偉介紹了寶坻區主動謀劃融入協同發展的情況。
近年來,寶坻區持續深化與北京方面交流合作,著力引進區域性、功能性總部和優質企業,加快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載地,積極推動產業對接協作,先后引進了中交、華潤等一批央企的三級公司,今年以來,又有康佳集團華北區域總部、中化學交通建設集團三級企業總部等一批項目落戶。截至目前,寶坻已累計落地北京方向實體項目150余個。
作為京津兩市重要合作平臺,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被納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策范圍。目前,已完成一期4.1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開發建設,建成了協同發展中心,正在啟動二期開發。截至目前,科技城累計注冊企業900余家,并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,同時引入項目的質量越來越好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近80%。
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管委會主任王浩介紹,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探索“研發孵化在北京、生產制造在寶坻”的中關村寶坻模式,瞄準“京鳳凰”開展精準招商,做深做實錯位協作發展文章。目前,科技城已初步實現產業協作的精準定位、錯位承接。比如在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,以博宇半導體、合眾匯能為代表的細分行業領軍企業落戶科技城,為京東方等北京龍頭企業提供上游配件產品支撐;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,瑞科恒業、波森商用車、聯恒工業等企業落地,為北京的整車裝配提供零部件支撐。
在醫療和教育方面,寶坻區在天津市較早實現京津冀異地門診聯網直接結算,群眾異地看病報銷更加方便。同時,寶坻區加強與北京市密云區、河北省唐山市等地區對接,成立了“密寶唐”職教聯盟,搭建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,更好滿足京津冀地區多樣化人才需求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。
寶坻區發改委主任李文山介紹,下一步,寶坻區將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中持續發力。一是有效、錯位承接北京疏解企業,繼續深化與央企、京企、科研院所等的聯系對接;二是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,充分放大現有基礎和優勢,搶抓高鐵機遇,整合寶坻商貿、人文、生態、旅游等特色資源,加快打造區域消費樞紐;三是大力建設京津中關村科技城、京津新城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高鐵站前區三個重點承接平臺;四是持續優化對企服務,針對重點企業強化跟蹤對接,依托“跨省通辦”,簡化材料辦理流程,讓企業落地更省心、項目建設更快捷。(記者 豐家衛)